2006/04/24

轉貼:中時 大地運動給溯河啟發

大地運動 革命啟動 環島千里步道 開拔
王超群/台北報導
「未來台灣人會以一條眾志成城的千里自然步道為傲,而不再以人工的一○一大樓自豪!」民間發動的「環島千里步道」運動昨日正式啟動,呼籲社會有計畫發掘徒步者、自行車可輕鬆自在移動的路徑,親近青翠蓊鬱的林野山地,進而讓美景地區排除汽、機車通行,回歸到以人為本的路權。
去年五月,社區大學催生者、退休的台大數學系教授黃武雄寫下《夢想幾年後台灣出現一條環島千里步道》,文章在網路上流傳,激起連串迴響。今年三月,黃武雄決定找共同發起人,積極推動。在作家小野和荒野協會創辦人徐仁修允諾下,這項黃武雄視為「大地運動」的革命昨日啟動。參與發動單位跨教育、生態、環保、社區等領域、社團共二百多人,全省各地社區大學也積極投入。
喚起全民觀照自我 社會重建
黃武雄說,文章發表後,他經常面對各方詢問:「可能嗎?」但他要問:「是誰讓我們不可能!」解嚴以來,台灣缺少社會重建、文化重建過程,坐視政治人物爭權的結果,導致今天台灣人的集體苦悶。
黃武雄近來全力撰寫數學書籍,但體認此運動正好是社會共同需求的結合點,「當物質文明和資本主義將人們身體城市化,生活步調被擺佈,連表達愛心都被商人操弄,指導人們如何過母親節、情人節」時,發起運動喚起全民回到自然,觀照自我,唾棄被資本主義商業文明主宰的生活型態,有自覺的台灣人才能翻轉局面!
就在黃武雄構思成熟前不久,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師生從花蓮壽豐歷經四天三夜縱谷浪遊,步行八十公里,沿途踏遍產業道路、田埂、堤防、農地、省道、舊鐵道、河床各種地形。領導老師蔡建福說,「因為走得很慢,慢到可以聽到心跳、腳步聲,也可以和同伴、村婦互動,這是異於以往的親密關係,與己、與他(它)都產生新意義。」
昨日蔡建福在會場播放浪遊紀錄片,引起掌聲共鳴。片中一位研究生淡淡地說:「走在大橋上,我用生命向大卡車爭得一公尺的人行空間。」在台九線省道,這群年輕人向空中高喊:「真是太快樂了!」但喊聲被往來呼嘯而過的汽機車噪音淹沒,一行人對著鏡頭苦笑。
一步一印 串起與土地的情感
小野不願以「華視總經理」身分與會,他說,華視公共化後,更令他覺得參與這項活動的時機恰好,將全程追蹤「環島千里步道」運動進程。
「就當做夢吧!」探查一段風光宜人或有人文故事的山路、古道或小徑,遠離喧囂,再接龍成為環島千里步道,透過群體力量促使政府保護,避免進一步開發。黃武雄說,發展周延的公共論述,與步道沿線地主對話尋求雙贏,引入新價值觀,討論經濟開發和生態人文的矛盾,討論人和自然相處的問題。
徐仁修表示,「路走得愈少的人,愈沒有耐性。」成長在超音速時代的孩童,沒有與土地連繫的情感,也就沒有鄉愁。沒有鄉愁、欠缺大自然銘記的成人則心理脆弱,不堪一擊。
沿途停止開發 旅遊另創商機
\n王超群/台北報導 \n\n為籌設千里步道,首要工作是找出美景鄉間小路,推動單位指出,民眾提供的步道資訊要包括路段沿線有無替代道路、住戶多寡、路寬、走向、海拔高度等,一併提供給籌畫中心。經納入千里步道,就要管制汽、機車進出,資訊愈充實,愈有助規畫及和地方協調。 \n\n最理想的步道是只供徒步者和自行車通行,籌畫中心表示,採取「弓形路線」是變通方法之一。弓形路線是指兩地間沒有替代道路時,只好讓徒步者和自行車暫時分離,徒步者走山中或海邊小徑,單車暫與汽機車合流,但路面有區隔,且假日管制汽機車。這種將人和單車在甲處分途,至乙處再會合的路線設計,可暫時解決主要路線困難。 \n推動單位表示,步道沿途要停止開發,可能引起地主反對聲浪,但步道所經之處有可能發展民宿、餐飲、深度旅遊、導覽等新商機。推動者會設法為地主創造雙贏,努力說服地主支持。 \n推動單位希望未來民眾可輕鬆揹上背包或騎單車周遊,領略美麗風光;某地借單車另地還車;有手冊告訴行者路程不久後就有小茶館歇息,真切看到、聽到一些被遺忘的景物。冊子上也有劇場、文史活動或音樂演出,沿途看不到紐澤西水泥欄、水銀燈和殺草劑荼毒後的草皮。美麗的步道一旦成形,政府更要保護千里步道沿線美景不被人為開發破壞。 \n\n英國立法保護鄉村 可為借鏡 \n王超群/台北報導 \n\n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教授蔡建福的英國經驗,讓推動台灣「環島千里步道」的與會者頗有感受。蔡建福指出,英國政府明令保護四十一處「特殊美麗風光保留區」,台灣應效法。 \n四年前,蔡建福遊歷英國中西部一處名為科茲窩地區,該區域是英國四十一處AONB(areas of outstanding natural beauty,特殊美麗風光保留區)之一,他表示,AONB不同於國家公園和都市土地,介於完全保育和開發為主的土地使用之間。 \n\n\n蔡建福表示,英國人對鄉村的眷戀眾所皆知,保護心靈故鄉的努力也沒偏廢。英國一九四九年就制訂鄉村法案,把鄉村視同都市以外的獨立發展個體,明白賦予鄉村主體性,有效圍堵了都市無限制擴散,保存英人引以為傲的鄉村景觀。 \n千禧年,英國鄉村處提出greenway(綠道)概念,提供鄉村居民及遊客安全、深具魅力、無機動車的環境,通勤、休憩和運動都可藉其完成。 \n蔡建福認為,花蓮正是台灣的AONB,他帶著學生進行縱谷浪遊,每一步都用走的。「環島千里步道」發起人黃武雄認為,台灣應有更多的AONB,由全民建構的千里步道就是台灣本土的greenway。 \n",0]
);
D(["ce"]);
//-->
王超群/台北報導
為籌設千里步道,首要工作是找出美景鄉間小路,推動單位指出,民眾提供的步道資訊要包括路段沿線有無替代道路、住戶多寡、路寬、走向、海拔高度等,一併提供給籌畫中心。經納入千里步道,就要管制汽、機車進出,資訊愈充實,愈有助規畫及和地方協調。
最理想的步道是只供徒步者和自行車通行,籌畫中心表示,採取「弓形路線」是變通方法之一。弓形路線是指兩地間沒有替代道路時,只好讓徒步者和自行車暫時分離,徒步者走山中或海邊小徑,單車暫與汽機車合流,但路面有區隔,且假日管制汽機車。這種將人和單車在甲處分途,至乙處再會合的路線設計,可暫時解決主要路線困難。
推動單位表示,步道沿途要停止開發,可能引起地主反對聲浪,但步道所經之處有可能發展民宿、餐飲、深度旅遊、導覽等新商機。推動者會設法為地主創造雙贏,努力說服地主支持。
推動單位希望未來民眾可輕鬆揹上背包或騎單車周遊,領略美麗風光;某地借單車另地還車;有手冊告訴行者路程不久後就有小茶館歇息,真切看到、聽到一些被遺忘的景物。冊子上也有劇場、文史活動或音樂演出,沿途看不到紐澤西水泥欄、水銀燈和殺草劑荼毒後的草皮。美麗的步道一旦成形,政府更要保護千里步道沿線美景不被人為開發破壞。
英國立法保護鄉村 可為借鏡
王超群/台北報導
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教授蔡建福的英國經驗,讓推動台灣「環島千里步道」的與會者頗有感受。蔡建福指出,英國政府明令保護四十一處「特殊美麗風光保留區」,台灣應效法。
四年前,蔡建福遊歷英國中西部一處名為科茲窩地區,該區域是英國四十一處AONB(areas of outstanding natural beauty,特殊美麗風光保留區)之一,他表示,AONB不同於國家公園和都市土地,介於完全保育和開發為主的土地使用之間。
蔡建福表示,英國人對鄉村的眷戀眾所皆知,保護心靈故鄉的努力也沒偏廢。英國一九四九年就制訂鄉村法案,把鄉村視同都市以外的獨立發展個體,明白賦予鄉村主體性,有效圍堵了都市無限制擴散,保存英人引以為傲的鄉村景觀。
千禧年,英國鄉村處提出greenway(綠道)概念,提供鄉村居民及遊客安全、深具魅力、無機動車的環境,通勤、休憩和運動都可藉其完成。
蔡建福認為,花蓮正是台灣的AONB,他帶著學生進行縱谷浪遊,每一步都用走的。「環島千里步道」發起人黃武雄認為,台灣應有更多的AONB,由全民建構的千里步道就是台灣本土的greenway。

2 Comments:

At 10:47 上午, Anonymous 匿名 said...

Hallo I absolutely adore your site. You have beautiful graphics I have ever seen.
»

 
At 11:18 上午, Anonymous 匿名 said...

Great site loved it alot, will come back and visit again.
»

 

張貼留言

<< Home